四念处实修浅谈

本号专门整理发布

上雪下相法师的弘法讯息

及朋友圈、空间、微博等内容

四念处实修浅谈

图片提供:木瓜

平常一定要用四念处来观照修行,这是最适合我们欲界众生的对治法。由于无始劫来的颠倒愚痴,我们一直对种种的事物起不正确的观念,然后不停地造业,轮转不息。而四念处就是针对我们凡夫众生,对身、受、心、法而起的四种根本颠倒产生的对治,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首先我们来看“观身不净”。什么是观身不净呢?在《三藏法数》中是这样描述的:“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也就是说用观身不净,来对治这个贪心,对治我们将此身当做干净的颠倒。每天为了它百般打扮爱惜,对它有坚固的执着爱惜,所以当它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嗔心。或者是由于贪着自他的这个色身,以为这个是美好的,从而增长淫欲之心、生死之心,不得解脱。

佛说观身不净,主要的目的还是破除我们的贪心,因为我们随时都会对自他的这个色身起贪心。而贪心也即是受生根本、众苦之源,正如经中所说的那样:“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所以要想歇下欲心,就要观自身不净,观他身不净,观一切处都是不净。

人我畜生,皆是由父精母血而来,种子即是不净。这个身体皆是一张薄皮包裹的屎尿臭处,就好比是一个包裹好的小粪桶。早上起来没打扮的时候,一到镜子前,自己都不忍直视,赶快收拾一下才能见人。生病的时候,四大不调,九孔收摄不住了,鼻涕、口水、黄痰、眼屎、大小便都流出来了。不论平时再漂亮,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帮忙擦拭这些臭秽肮脏的东西,都捂着嘴,皱着眉头,不忍直视。殊不知,谁不是如此呢?人都是这样,种性如此,生来不净,生处不净,没有一个彻底清净的。你说你到底有什么好贪恋的?

若是你看着谁很漂亮,很喜欢,就到厕所里看看那些大便,想想他拉的屎也是臭的、肮脏的,他的鼻涕、排泄物也没人喜欢。我们喜欢一个人,往往都是看到了他一时的容颜。当他是小孩子的时候,水灵灵的,谁都想亲一口;等到少年的时候,风度翩翩,容颜美妙,谁都想去追求;而慢慢等到明日黄花的时候,你看看那些老头老太,一个个黄发皱皮、牙齿松动,有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口水、鼻涕、痰唾弄得满身都是,这时候谁也不愿意抱抱,谁也不想亲一口,来个香吻了吧!哈哈,同样是一个人,不同的时候,身边的人看到了却是不同的态度,你说他到底喜欢的是哪个?实话告诉你吧,这都是骗人的啊!他喜欢的只是他眼里的俊俏男女而已,都是贪欲所使啊!

再就是“观受是苦”。什么是观受是苦呢?《佛学大辞典》:“受念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也就是说我们五蕴身心所起的种种感受,这个感受其本质都是苦的。《三藏法数》又把它分为内苦和外苦:由眼耳鼻舌身五根所起的属于外苦,由意根所起的属于内苦。而苦的行相又大致可以分为:其本质即是苦的“苦苦”,如寒冷、炎热、悲伤、忧愁等等。还有因不究竟的所依而产生的所谓的快乐的觉受,这是属于“坏苦”,是不究竟的,也就是说当快乐是可以失去的,相对快乐失去的时候就属于苦的范畴了。所以说这个世间没有真实的快乐,世间所有的五欲六尘而引发的感受,都是苦的。最后一种叫做“行苦”,也就是虽然不苦不乐,但是念念迁流不住,无暂时安稳,如《佛学大辞典》所说:“无刹那常住安稳之苦,谓之行苦。”

总的来说,我们这个身体,一会儿嫌冷,一会儿嫌热,坐久了腰疼,站久了腿疼,夏天出汗,几天没洗澡就受不了了,刚洗的时候还好,让你连着洗上十个小时,又受不了了。总之这个身体,是没有一点彻底舒适的时候,要不停改变。即使正在感受快乐的时候,这个快乐一会儿就没了,没有一点是自在的。你说哪个感受是真实的?这都是短暂而不实在的,不论痛苦还是舒服的感觉,都是生灭法,不能保持长久的。所以千万不要贪着男女柔软细滑的肌肤,也不要贪着舒适的衣服,这个都是堕落的因缘啊!还有我们心里因某个场景、某个因缘而生起痛苦的觉受,或者是幸福的觉受,包括爱情啊、父子母子的天伦之乐啊,这种感觉的本质都是苦的。因为它所依的这个情感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假合的,是属于坏苦的一种,也可以称之为内苦,真正是不可乐的。所以说这个世间的一切觉受都是苦的。

再就是“观心无常”。什么是观心无常呢?《三藏法数》云:“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也就是说,观心无常主要是告诉我们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心识,都是刹那刹那,无常迁流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个主要对治有些人执着这个意识心——第六意识而以为是常的,是有个“我”,就像世间人所说的“我思故我在”,以为这个意识就是我,就是常恒不变的。

展开来说,不论是色蕴、受蕴,还是想蕴、行蕴,这一切都是迁流变化的,如河水一般奔流不停。往长了说那是一生一死,往小了说那是一念一变,包括周围的环境也在不停地迁流,花开花谢,成住坏空,人来人往,生生死死,真的是没有暂时停歇的时候。不论是你执着的这个人,还是一个美好的事物,往细了分析,每时每刻这都已经不是同一个东西了,其中分子的变化,那更是微细。只要有成,那必定会坏灭。包括我们天天贪着的所谓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也是无常的,这个也是不决定的。有很多亲人,前半生还是亲人,可后半生又成了仇人了;有的昨天还是仇人,明天就成为好朋友了;有些男女的爱情,今天还是山盟海誓,明天就移情别恋、各奔东西了——你说你要执着哪个?

即使你认为最牢固的母子之情,看似坚固,其实这个也不可靠的,只是比一般感情坚固一点。我以前不是说过吗,有个居士问她母亲说:要我不是你亲生的话,你还会这么疼爱我吗?结果她妈就说:那就不可能了。你听到了吧,为什么会这样?我告诉你吧,因为她爱的是她的孩子,而不是你这个人,这句话你懂吧?幸亏你长大了,要你是你爸爸跟别的女人私生的,若还是个小孩子,那她直接就不要你了,你说这个感情坚固吗?即使你们是亲生母子,你若是经常忤逆不孝,对母亲非打即骂,我估计她也不会要你了。你说感情是什么东西?就是“我”去执着“我所有”的而已。

以此类推,爱情更是不可靠了,尤其是那些一见钟情、情意缠绵深重的人,这完全是贪色所使。因为两个人都没有互相了解,也不知道彼此的为人,就能爱得死去活来,我认为这完全是在纵欲而已。一旦两个人的热情过了,生活到一起,就会发现彼此的缺点,也一定会闹矛盾。他能一眼看上你,那他也能一眼看上别人。所以说我劝那些谈感情的,千万不要轻率,你觉着这个人长得还过得去就行了,最关键的是两个人要合得来,要互相了解,不论缺点优点都不要隐瞒,要学会理解,学会包容。

找朋友的时候呢,要先看人品道德。若是这个人道德出众,忠厚老实,那才是可靠一点的,起码这个感情会维持得久一点,不会破灭得那么快。

所以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一切都是无常的,亲情、爱情、友情都是无常的,在某些特定的因素和强烈的嗔爱等烦恼的驱使下,都有可能变质,都有可能成为仇敌。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执着这些,否则就会自找苦吃啊!

但是这个世间不变的就是因果定律,对所有的众生,你只要用一种态度对待就好了,就是如对待这一世最爱我们的父母一样,对待别人,要恭敬别人,孝顺众生父母。因为虽然父母对我们的爱也是无常的,但是这一世赐给我们肉体、生命、饮食、衣服、住处、知识等等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一切众生、一切菩萨所不能及的。没有父母,你也无处投生;没有父母,你生下来就会死去;没有父母,你就不能自理;没有父母,你就风餐露宿;没有父母,你就一无所知;没有父母,在世间中你就得不到真正的无私的爱。所以一定要好好孝养父母,能够恭敬孝顺父母的人,是这个世间最幸运、最幸福的人。

可千万不要听我说这些都是无常的,那就连父母也不在乎了,对尽孝也不在乎了,那这个人真是愚痴。若是这样藐视因果,那所带来的果报可是非常惨烈的。到时候下地狱受苦的时候,希望你也能记起师父说的话来,这个苦也是无常的,虽然要经历千万亿年,但总会出来的,呵呵。

总之,知道了无常的道理,就不要再贪爱这些无常的东西。若是把情感快乐建立在这些无常的东西上,当你失去的时候就痛苦了。告诉你这些道理的目的,就是让你有一颗平常心,正常地维系世间的情感,深信因果,老实念佛修行,往生极乐,证得本来清净自在永恒不灭的法身就好了。

再来,“观法无我”。什么是观法无我呢?《三藏法数》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这就是说所造作的善恶这些法,本来都是没有一个坚固的主宰、不变的自性,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贪嗔痴三毒烦恼,在不同的因缘中所造作的不同的业力而已。不仅是我们造作的善业体性中无我,即使是所造的恶业也是无我,若是善恶之中有我,或者执着善恶为我,那么善良的将永远善良,受苦的也将永远受苦,那就没有修行的必要了。所以认识到善恶之法都是无我的,佛才告诉我们:不要仗着自己造了一点点善法就止步不前,沾沾自喜,不要以为造了滔天大罪就破罐子破摔了,继续造恶;要知道这一切善恶法都是没有自性的,其本性都是缘起性空的,都是会迁流变化、消失殆尽的。所以千万不能放弃自己,要不停地断恶修善,不断地积累福德资粮,进而了知万法的无我的体性,福慧双修,这样才可以成就佛道。

进一步来看,不仅仅善恶法中无我,即使是一切的山河大地、桌子板凳、你我他,这一切法都是无我的,都没有一个坚固的自性。这个自性不是真如本性,是指五蕴身心,一切类似手机、汽车等法,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性,这些都是因缘假合的。如《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你看我们小时候盼着长大,可是一转眼就老眼昏花了;小时候还那么天真,长大了就心机肆起了。那你说到底哪个是我?小孩子是我?还是老头子是我?天真的是我?还是有城府的这个是我?还是死了以后那把灰是我?仔细找找,都找不到一个我。

你若是认为现在这个身体是你的话,那我问问你,这个脑袋是你?还是那条胳膊是你?还是手指是你?还是头发是你?要是胳膊是你,有的人没胳膊,那他在哪里?当头发长在你身体上的时候,你认为我的头发真漂亮;当你去理发店剪掉的时候,你总不能跟理发的师傅说,把刚才剪掉的“我”给我包起来吧?有的人手臂烧掉了,医院给他接了一个塑料的假肢。那你说这个假肢是他?还是那个烧掉的手臂是他?若烧掉的是,那“我”就没有了。现在医术发达,还有换鼻子的,换眼睛的,换心脏的,你说到底哪个是我?有人说了:这些身体的部分都不是我,凑在一起的这个才是我。那这个更说不通了,要是凑在一起的是你,那把你大卸八块,堆到一起,还是不是你?若是四肢、躯干、脑袋凑到一起是你,刚才也讲过了,手臂、脑袋这个部分都不是你,它们凑到一起又怎么能找到一个你?那既然凑到一起的这个不是我,那现在这个又是谁?所以说,只要你能用心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就会出来。

我们学佛人,绝不能跟世间人一样,只是行尸走肉,追求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透过这个虚假的东西去观察人我世间的本质。而这个“我”的本质,唯有佛陀看得最清楚,然后告诉了我们:其实这些都不是我,这只是一个因缘假合的假象而已。所以佛门讲四大皆空,你的骨头、牙齿是地大,是从小吃饭吸收钙、铁等地大成分转换而来;你的血液、体液是水大,这是你吃饭、喝水所吸收的水分转化而来;你的体温、热量是火大,这个是你食用蒸煮煎炸乃至含有脂肪蛋白等的食物转换而来;你的呼吸和脉气,这是你的吸收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吸收空气和无形质的能量而来。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只是利用了这个宇宙世间四大中的一小部分,循环利用而已,这个根本不是你。至于你的美丑残缺,这个也是你自己造作的业力感召而来。所以哪个也不是你,小时候、中年、还有老年的都不是你。

这个是从色蕴的身体来分析,要是从思想上来说,在前面也说过:小时候天真的思想,懵懂而无知的那个是你吗?要那个是你,那现在这个似乎觉着懂得很多,而且自私自利、烦恼深重的这个是谁?若这个是你,而当你看完这篇文章,或者一些佛教著作觉悟以后,那个大彻大悟、身心自在的又是谁?要是那个已经觉悟明了的是你,那现在这个自以为是的又是谁?所以从思维的意识来找自己,那也是找不到一个我的。

不但“我”找不到,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都是四大假合,都是念念变异的,这些都找不到一个“我”。既然找不到我,那这个生灭假象的背后,是谁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翠屏寺,我让他们参话头,就是参“哪个是我”。若是能把这个参透了,找到这个真我了,那也就觉悟了。

不但这个身体不是我,包括我们所有的情感,喜怒哀乐,还有外在的山河大地,也是找不到一个自体存在的。我们日常所生起种种念头,也是找不到一个我。比如你生气的念头,这个念头是自己生起来的吗?这个是不可能的,若是没有一个对境,没人打你骂你,正在做损害你的身体、你的名誉、你的财物、你的眷属的事情时,你可能无缘无故生气吗?即使自己在那里突然生气了,也是因为想起过去曾经有人损害过你的利益,否则这个生气的念头是不会自己跑出来的。那既然不是自己出来的,是不是从正在骂你的那个人那里生起来的?若是从他生起来的,那跟你也没有关系啊。那是不是他正在骂你时,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但假如你没有听到的话,也不会生气啊,所以也不是从他骂你那里来的。那是不是你们两个见面以后,和合而来的呢?那也不可能,刚才已经讲过了,你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你们两个到了一起怎么可能生?有人说,那是因为他在骂你,被你听到,你们一起生起来的。哦,若是他骂你,你听到这个就生起来了,那他骂你,你听到,然后你心量大不生气呢?这个念头跑哪里了?藏起来了?等你想生气了再出来?这个真是无稽之谈了。

这个念头不是自己生起来的,不是从他而来的,不是你们俩一起生的,那是怎么来的?从这个推理我们明白,这个念头是无我。若这个念头有我,那就不会失去,这个念头是你,你就一直在生气,显然这个是说不通的。所以不论何种现象,乃至我们所学的世间道理,还有帮我们觉悟的法门,也是找不到一个实质存在的,这只不过是我们心的一种作用,都是因缘而生的。

正如佛陀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也就是说这些所有都是由我们妄想流转而来,就像是我们眼睛有毛病,看到了花花草草、星星月亮,然后自己又陪自己玩,看到好的事物就欢喜,看到不好的就不欢喜,这样就越迷越深了。又像是做了一场大梦,在梦里起了种种颠倒:一会得到了金山银山、权利美女,一会又失去了所有东西成了乞丐。在梦里总以为,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拼命地贪求执着,没有的时候就渴望得到,得到了又怕失去,故而一会欢喜,一会痛苦,反反复复,永无止境。其实他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而佛陀从梦中醒来以后,发现一切众生都是如此,大家都同一觉性,同一心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大家都是无二无别的,只不过我们迷掉了,佛陀觉悟了。所以伟大而慈悲的佛陀观察到一切众生都曾是自己生死大梦中的父母一般,故而发起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依照众生的不同根机,而宣讲了种种的方法,帮助我们觉悟。

我们今生既然有幸得了这个宝贵的人身,有幸听闻到了佛法,又有幸碰到了善知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的教法,亦应好好思维),那就千万要珍惜,因为现在你还有操控这个梦的能力。这个是只知道贪享快乐的天人,只知道饮食的畜生、饿鬼,和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巨苦的地狱道众生所没有的机会。假如你听了这些道理,还没有来得及修行就死掉了,那以后真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得解脱了,这个是很可惜的事情。

如前所说,千万苦恼,无非三种:一就是苦苦,本性是苦的,比如寒冷、忧伤、孤独。还有就是坏苦,比如快乐、幸福等,因为这些感觉会坏掉,不究竟。还有就是行苦,这种苦针对无色界的众生而言,基本全是行苦,只是他们不了解而已。即使是寿命八万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天,一旦福业耗尽,则必然会重新转生色界、欲界,或者直接堕落到三恶道了。所以说行苦之苦,不可谓不苦,因为它是无常变化,是不安乐的,是苦苦和乐苦的所依。即使是欲望粗大的欲界众生,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也都会时时感受到这个世间的行蕴迁流。若是你心的觉受比较微细,就会感觉念念迁流,念念无有安稳,念念是苦的。

所以我们仔细一分析:哎呀,是啊,这个世间真的是众苦交煎啊,正如《法华经》说的,三界火宅,众苦充满啊!所以我们才发心修道,不要天天妄求那些无谓的快乐,平常就是观照这个念头,一起贪嗔痴的时候,就随时观照它,明了它的实质,都是无有一个我在,都是无常的,都是苦的,都是无我的,那就安下心来了,不被再被这些虚假的外境欺骗了。这就是四念处的总别相的修法:也就是说观身不但是不净的,也是苦的,也是无常的,也是无我的,这叫境总观别(《教观纲宗科释》中释为境别观总,即一境为别,总用四观。因理解角度的不同,故两种解释皆无妨);还有比如观法无我,观身也是无我,观受也是无我的,观心也是无我的,这就是观总境别。这个对于根性利一点的,可以自己尝试着观照。前面的讲法中,也是互相之间都有交涉的,以后若有机缘,我们可以单独讲一讲,因为这个四念处的修法实在是太广大了,今天就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

四念处也主要就是对治我们四种颠倒的,也就是对破凡夫所认为的清净、快乐、永久、自我等的执着,告诉你一切都是不净的、苦的、无常的、无我的真理。我们应该好好去观修,因为四念处是非常好的修法,我们平常都能用得到。对初入佛门的修行人来说,是不用妄求什么别的殊胜的法,就是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像我这样愚痴执着的人,的确是很受用的,我认为当这个四念处修好了,就一定能得解脱的。像释迦牟尼佛一代大师谆谆教诲,临终垂训,让我们按照四念处去修行,它是随时随地能让你起观照的,这个很重要,这也是从我自身修行的经验来说的。

你平常可以试试,比如刚要贪着美色,贪着美好的事物时,立马观身不净,自他都是一个小粪桶;正在受苦的时候,立马分析一下到底哪一个是我;刚要起烦恼的时候,就问自己,是谁在起烦恼;身体刚要贪着舒服的感觉,立马觉照观受是苦——这个东西是真正快乐的吗?这只是暂时的、虚妄的执着而已,千万不能再贪着造业了。若是现在感觉越舒服,日后就会越痛苦,有快乐就有痛苦,这个是跑不掉的。十方诸佛以苦行为师,苦乃成道的大助缘啊,条件太好了,就容易贪着、起颠倒了,正所谓念佛不求无障碍,念佛不求无病苦啊。平常一静下来,就观照无常:一天又过去了,命又减了一点,道业没有增长,空过时日,自己成不成就,毫无把握,这可真是枉受信施啊。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个时候精进的心就起来了。所以这个四念处的作用非常具有普遍性,能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起用。

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简单地讲一下四念处的修法,对于天台宗来讲,藏通别圆四教,都有四念处的观修。虽然圆教的观修是最为圆满的,但是若是对于一个贪欲心、自私我执还非常严重的凡夫来说,有可能只会耽着圆教的文字,不能通达其中的义理,而即使明白其中的义理,有可能也很难起圆行。若是深入天台教法的人应该知道,别说是起圆行,就是能做个伏住烦恼的凡夫,那也是不容易的。而我们伟大的智者大师,也正是示现了一个圆伏五住烦恼的凡夫而已。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被一些华丽的辞藻、深奥难懂但却朗朗上口的文词,迷糊了自己,刚学会说几句三谛圆融、一念三千的话,就以为可以成佛作祖了。你要知道,这个不是你的东西,这个是觉悟的智者悟后的话语,你只是鹦鹉学舌而已,其中的深义你并未证悟。除非你跟蕅益大师一样,名字位中真佛眼,但那也不行,那还保任不住,因为你三惑未断、三身未显,还得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获得解脱。

所以我们应该从最基础的断除贪嗔痴三毒、断除我执修起,当你这个修好的时候,有了定力和出离心作为基础,当你善根成熟了,当听闻圆顿法的时候,一下子就可以契入实相。而即使是正在修学圆顿教法的人,他也不会舍弃藏教五停心的修法、四念处的修法。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圆教行者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修法是超出实相法之外的,正所谓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所以不论对佛法的知识积累得有多博大,对佛法悟入有多深远,对菩萨六度万行的行持有多广大,只要是还没有断除根本我执、根本惑业以前,这个是谁也不能舍弃的修法。

大家一定要抽时间,每天静坐下来思维一下,观修一下,平常逢缘对境的时候,也要立马起观照。只要你对世间的执着、对自己的执着、对“我所有”的执着还异常深重的话,那就应该好好观修,这样才是对四念处的修行,绝不是听过了就算了,这个是要不断串习修学的。刚才也说了,普贤菩萨也都是劝我们每天要观照无常啊,这个要切记,切记!切莫空过时日,要知道人生短暂,命不久矣。每天最好都思维一下示警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啊!

根据雪相法师随缘开示录音修订

妙稀有弘法小组

2015乙未年二月初七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天真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