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相法师:新时代的护法护教讲记
新时代的护法护教****讲记 2019年4月上雪下相法师讲于北京普贤莲社 开场白 大家好,非常荣幸再次来到普贤莲社。这一次讲法的缘起是怎么回事呢?本来是东林寺的融历居士想来找朱院长,共同商量去印度拍一个纪录片,想让我来做顾问。但是我因为比较忙,所以当时没有立即答应,我一想这个事情是不是他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到关键时刻我再过来。然后朱居士发了一个帖子,就说裴老师要来讲课,我说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可以去学习一下。 昨天也说了,裴老师讲了一堂课以后,就出来了一些阴阳怪气的文章,故意抹黑的,所以我就想亲自来学习一下,也可以为裴老师作证明。而朱院长对弘扬佛法也是非常用心的人,说师父既然来了,那就也讲一天课吧。我说这也有些突然,我也没有做任何准备,要讲的话,只能简单的谈点激励道心的话,最多两个小时,大家互相学习一下。 好,在开讲之前,按照我的讲法惯例,我们先来皈敬十方三宝,发菩提心。我来念十方常住佛、常住法、常住僧、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号,通念一遍以后,大家再通念一遍。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 皈依佛,觉而不迷; 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不染。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好,大家请放掌。(大众: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就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新时代的护法护教”,我把它一共分了六章。为什么这个题目叫《新时代的护法护教》呢?因为这个时代大家的护教意识可能比较淡薄,也可能觉得古代人的护法行动已经完成了,认识不到现代社会的一些针对佛教的不良行为,针对僧宝的不良行为,和针对佛教法义的威胁和解构是有多么地严峻;所以我就想以此立题,来跟大家讲一下新时代为什么要护法护教。 一、为什么要护法护教? **(一)**护法护教是与如来圣教相辅相成的 我们看第一章:为什么要护法护教?第一节,护法护教是与如来圣教相辅相成。 1**.**为什么要护法 我首先讲护法的问题。我们觉得释迦佛大雄大力肯定不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他自己就可以完成度化众生的事业——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佛门有一句话,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而佛陀从出世到最后涅槃,一生讲经弘法,全是由诸上善人大家共同来完成的。而且护法的力量在其中占了极大的一个作用,也可以说没有护法的力量,释迦佛出现世间很难完成这一项伟大的弘法事业。 首先我先讲一下,想当年佛陀证道的时候,第一个出来护法的就是地神。《付法藏因缘传》里讲,本师初成正觉的时候,第六天魔王深感愁恼,他当时就来到菩提树下跟释迦佛说:“菩萨你快起来,回去享受五欲之乐,否则我就拎起你的脚来,把你丢到大海里去。”佛陀呢肯定不畏惧这个魔王了,佛陀说:“我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所成功德,无与伦比。” 我们都知道,佛陀出世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就是佛陀在向人天宣誓,佛陀的智慧威德是无与伦比的,有这样的功德,才可以降伏一切魔王,度化一切众生,“而你一个小魔王,无非是因为往昔修了一点点的福德。”魔王想当年供养了一位辟支佛,所以转世成为一个魔王。佛说“你妄想把我丢到大海里,这个可能吗?”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 然后魔王用尽各种办法,派遣无数魔兵魔将都是不能够倾动如来半分,最后魔王没办法,就开始来问难佛陀了。魔王说:“你说你成佛了,你说你觉悟宇宙真相了,谁给你作证明?”这个时候释迦佛一手触地说:“大地为我作证。”接着坚牢地神及其眷属一齐涌出,说:“我为释迦佛作证。从这个世界形成,我见了无数的这些圣者成就,释迦佛也是如实成就的。”这就是说,地神是佛陀在世的时候,第一位为佛陀来作证明的护法。 还有佛陀自己本身对一些邪魔外道的破斥,例如在《长阿含经》上讲了种种破斥外道的理论。 还有,很多人认为“佛教是与世无争的”“对一些非法的言论不要去管,你只要安住在自己的修行上就可以了”,佛教的观点是这样吗?不是的。佛陀是碰见外道破外道,碰见邪说破邪说,然后通通把它引入正法,随缘度化无量众生。 佛陀所施设的一切方便从来都是体内的方便,也就是说佛陀身语意三业所有的示现,为接引众生所施设的一切方便,都是为了引导你成就无上正觉。 而不像是现在有些出家人、在家人口口声声说的“广开方便”,其实他们很多做法,并不是为了引导众生获得解脱,甚至丢失了佛教本有的内涵,沦为单纯的一种慈善组织、文化组织。他所谓的“恒顺众生”也好,“广开方便”也好,都为了满足人们的一个兴趣而已,甚至是为了跟人攀攀缘,搞搞自己的名利。这种组织一般都是喜欢与不拘一格的禅法相共流,搞这个“某某禅”,那个“某某道”的,把禅的内在解脱本质,退化成一种附庸品。 还有,为什么我们讲法的时候要引用原典,要引用祖师的话。世间有一句话叫“言不关典,君子所惭”。我们讲法也是这样的,在没有开悟以前,你不能广泛而深入的横说竖说,也不能通过扬眉瞬目,敲打对方,就令众生得度了。也就是你自己尚且还没有到达彼岸,那么你是没有能力把其他人拉到彼岸的。但是你自己学了正法,登上了法船,那你也可以劝大家一起登上法船。 所以你讲法时不能离经一字,如果你讲法时随意发挥自智慧,就很容夹杂自己不究竟的见解在里面,甚至是讲出邪见。所以我们讲,在未大彻大悟以前,说法时离经一字即为魔说,而你真正大彻大悟,那么所讲所说,也更不会超出佛经本义。 佛言为根本圣言量,祖语为方便接引与根本圣言量的结合,尤其是历史上已经得道证果的祖师,对圣言量如理如证的阐释,这是我们后学理解佛经的权威注释。像智者大师一样,他阐述天台三大部,他讲法华三昧忏,是因为他老人家如实证得了法华三昧,所以这一切法义,都是从大师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所以想当年慧思大师给智者大师授记的时候说:汝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以后百千万论师将难不住你。什么意思?就是说所有的论师一起向智者大师发难,大师都能不慌不乱,一一如实解答。什么叫如实?就是没有背离经义一句。 所以说以我们现在的一个智量、智德和断德,我们都无法与祖师来比肩。那我们所讲的,所引用的,就要尊重原典,尊重祖师。这就是护法的这么一个内涵。 2**.**为什么要护教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下护教。护教主要是对佛门形象的维护,也就是对佛宝、对经典、对僧宝的维护。 如果佛教的公共美誉度没有了,人们总是看到佛教负面的新闻,那么佛教就无有立足之地了,人们就自然远离了佛教,甚至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还会想消灭佛教。而护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佛教的公共美誉度,维护僧宝的神圣形象,维护学佛修道的崇高行为。让大家认清真和尚和假和尚的区别,分清古德与普通僧人的功德,理性地看待佛教。让世人见到僧宝,见到佛教元素,还能够油然生畏,这样人们才会愿意接触佛教,或者皈依佛门。 不要像我一个徒弟的境遇一样。在出家之前,他非常有自信:“我若出家的话,父母肯定会理解。”但是当他真正出了家以后,他父亲却是三天两头地起诉他,说他不赡养老人,说他虐待老人,总是不让他消停。因为在他父亲的眼里,现在所有的出家人全是骗子。 而他父亲之所以在没有真正接触过佛教之前,就有这种毫无理由的负面感觉,而且还非常的根深蒂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佛教的公共美誉度没有维护好,僧宝的名誉和整体佛教的名誉受到了诸多无理的侵害。 例如世间人对佛教教理的恶意解读,对出家僧人、历史高僧的肆意调侃,对僧尼关系的虚构描述,还有类似假和尚骗财骗色事件频发,从而引起了普通民众对佛教的普遍不满,甚至仇恨。 所以当今时代,护教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非常急迫的一件事情。这关系到整个佛教的生死存亡和传续,所有佛教徒,都不应该等闲看待。 如果僧宝的形象不好,佛教的形象不好,世间人一听到关于佛教的事情,就会非常抵触,那么佛教接引众生的很多方便,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佛教的作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抹黑,甚至被人描述成祸国殃民,那么佛教就会遭到政治的打压,国民的排斥,面临整体瓦解的危险。还有如果佛教的教义被人恶意解读,那么佛教解脱的实义,就会名存实亡,整体佛教也就有名无质了。 所以护教时,列举名人对佛教的友好态度,或者名人赞佛、信佛的案例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树立榜样的力量,起码在榜样所在的领域内,他的追随者不会辱佛谤佛,对佛教会非常有好感。尤其是政治家的认可,更会对佛教起到保护和推广的作用。正如玄奘大师从西域回国翻译了经论后,请唐太宗做序流通一样。 即使是有人批评玄奘大师谄媚皇室,但是大师还是忍辱负重,以守护佛教为初心,请唐太宗做序。而当玄奘大师听到种种流言蜚语时,就非常感慨地说到:“乘泛海之舟才能远致千里,如附松之萝才能长高万寻,我以光大佛法为己任,取得帝王的外护,是使佛法昌盛的因缘啊!” 当然我还要说清楚一点,就是我们列举名人赞佛、崇佛,或者客观评价佛教的案例时,其目的是为了彰显佛教的客观理性、智慧慈悲和利国利民的真实面貌,而不是为了彰显名人在佛教造诣方面有多高的智慧。要知道名人在世间再有名,但他某些方面的品格和行持,或者对佛教的专业认知,还是有很多缺陷的,甚至也会犯错误,或者误解佛法。 要知道即使是出家人,即使是名山长老,即使是各大寺庙的大和尚,也不一定是佛教的代表。佛教的真正代表是三宝,是无漏的圣贤僧众,我们一定要让所有人认识到佛陀的伟大、祖师的高洁、菩萨的无私、佛教真理的究竟,才能真正地守护佛教,彰显佛教的伟大,否则就会出问题。 不过佛弟子要以佛戒为尊,切不可妄加附会名人赞佛、信佛的事情,随意编造名人赞佛、信佛的言论,而是要根据基本事实做如实陈述,传记记载的就引用标注,坊间流传的就注明是民间传说,没有的就不能瞎编乱造。反之,如果妄语虚构,胡乱编造,妄加附会,这样不但不会因此让人崇信佛教,还会让明白真相的人耻笑,甚至还会导致世人误以为佛教人士喜欢攀附权贵,喜欢自吹自擂,从而断掉别人学佛的机缘。 而之所以陈述名人对佛教的态度,也不是像盲目自信的人所讲的那样,佛教本身就是很完美的,教义也是最究竟的,我们只需要自豪地等着别人找上门来就可以。要知道,这是自以为是的佛弟子才有的认识,这就像基督徒和穆斯林认为上帝和真主才是绝对的权威一样,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外人根本不会单凭你随口一说就因此起信了。所以,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人,不经方便接引,就直接看到佛教的殊胜。那么我们在一开始弘法的时候,还是要做众生的不请之友,要广接善缘,要树立整体佛教良好的公共美誉度,要用殊胜的外缘作为接引才可以。 因为你一上来就要让所有的人都很理性地看待问题,非常理性地对比所有的学问,并去探究终极的真理,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大部分人一开始对佛教感兴趣、想接触,都是先从一种相对感性的认知开始,例如觉着寺庙很清净,僧人的生活很美好,出家人的生活很高尚,佛门修行没有烦恼等等。 而佛陀在家时,之所以出家修道的原因,也是因为他老人家出城门外见到一位沙门,举止威仪,神态自若,非常的美好。还有目犍连尊者见到马胜比丘,就是被他的威仪所折服,所以才发心去请法,从而皈依佛门,成为佛陀最重要的弟子之一。 由此可见,守护僧宝的形象重不重要?维护佛教的形象重不重要?答案是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护教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宝的神圣形象,维护佛教的公共美誉度,不允许任何人来诋毁,包括教内教外,这个大家一定要了解。 3**.**护法护教的公案 再讲一个著名的案例,佛陀也需要护法来护持——我又要从佛陀讲起,因为他老人家是最具有权威性的。 在《佛说兴起行经》上讲,有一个多舌童女,她在腹部揣了一个盆,然后到佛的法会上,故意扯着嗓子来质问佛陀,意思是“佛陀啊,你现在不要道貌岸然地在那给大家上课了,咱先谈谈自家的事吧。你把我搞怀孕了,现在我就快要生了,需要酥油、奶酪等营养品,你不赶快给我去置办?”这时候众皆默然啊。因为比丘们都是有德行的人,不会跟现代人一样,一听到有人诽谤我师父,就火冒三丈,甭管三七二十一,咒怨别人“你们全是魔,我还不了解我师父啊?”——他那个意思就是说我很看透我师父了,我师父绝对是个好人。这种人都是迷信师父,自己是愚痴的。 就像以前有个居士,她跟着一个藏传的上师在修行,来我这里讲:“师父你不知道,上师一讲法,我就头顶发麻,佛力就加持进来了。”我说魔也有这样的加持力。那位居士一听,就火冒三丈,质问我说:“师父,你怎么能诽谤我上师呢?”我告诉她,我只是在陈述事实,也是在提醒你,魔也可能有这种情况,佛弟子不能凭着感觉来学佛,来依止上师,来宣扬上师有多伟大。而是应该根据正见、戒律和慈悲来分辨。 而佛世的比丘没有这样,“众皆默然”,因为很多凡夫弟子就不了解对不对?不了解这个事,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就老老实实坐着,看看佛陀怎么应对。其实已经得道有神通的圣贤弟子是了解的,但也不方便直接跟这个女居士理论。 不过在法会中有一位护法居士就非常了解,他是谁呀,他就是帝释天!因为他是天人,有天眼通、他心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是僧团的外护,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他知道多舌童女是来诬陷佛的,所以帝释天就变成了一只老鼠,钻到她的衣服里,把那个拴住盆的绳子咬断,那个盆一下子就掉落在地上了。于是大众欢喜,扬声称庆。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点,经文原典是讲,当时有人就骂,“大地无知啊”,就说大地你真无知,连这样诽谤无上佛陀的人你还承载她。大家猜怎么着?当有人这样说完以后,大地真的就裂开,直接把她吸进去了。 那佛陀有没有神通?佛陀弟子有没有神力?佛陀神通广大,完全可以自证清白,但还是需要一些外护的因缘,才会彰显佛陀的尊贵。而帝释天是一个居士,正好是一个护法的身份,做这个事情就很合适。跟现在的法律一样,如果有人起诉你犯罪了,那你就要有人证、物证等,证明清白才可以,这样大家才会心服口服。 所以有些事情,并不是说佛弟子一味地忍让就是好的,如果是小的个人荣辱问题也就罢了,但如果是牵扯到三宝的形象问题,佛法僧的威严问题,佛教正义的问题,那么就应该要有如法的外缘来料理才好。就像是紫柏大师把救憨山大师、编修传灯录、劝政府减免矿税作为出世三大负一样,如此可见古德护僧、传灯与救世的决心,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修闭口禅那么简单。 所以大家要会看经文,看看跟自己身份相同的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就要怎么做。尤其是作为居士,要知道,帝释天是你师兄哦,他是这样护持佛陀的,他会变老鼠,那你也要有其它的招,及时为僧宝解围,为佛教解围。所以维护三宝神圣形象的重要责任,大都是护法的功劳,所以在座诸位任重而道远啊! 我认为,如来并不是不能显示正法和守护自己,而是为了给后来人示现,护法们应尽的义务。所以佛说我的教法无人能坏,能坏的就是狮子虫。外面的像多舌童女,像魔王,是坏不了的,但是能坏的就是狮子虫。 这里我再引申两点:之所以佛陀会被诬陷,就是因为这是世尊往昔的因果。包括释迦族被屠杀,还有佛陀示现头疼的果报,都是往昔的一些因果。但是不是就不用护持了呢?就像现在一些人一样,一看到别人受苦,或者佛教有难,就用因果来搪塞:“哎呀,这是他的因果,我们不要管了!”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明白因果的道理,是为了让我们敬畏因果,不再做恶;知道这都是自己的业报所感,就不再生嗔恨报复心。所以修行人遇到别人诬陷,被人伤害,千万不要对外在的人、外在的境界生嗔恨心,要正视因果,要修持忍辱,要忏悔业障。(佛陀是业尽情空的圆满圣者,是不会受到无明业力所感召的果报的,但佛陀虽不受生死染业的果报,但也可以于因果法中,自在示受往昔的因果。而我们凡夫众生,所有苦乐的感受,皆是由过去的善恶业力和现世缘起的共同作用,这是无法自在受用、清净受用的。这是佛与众生,感受因果的不同之处。) 第二点就是说不会因为是业报,护法们就袖手旁观了。不好的因果要去化解,非理的伤害要去制止,这样才会避免恶人继续作恶,这样才会警惕世人。 你如果不学佛,你随顺往昔的习气,你随顺往昔的业流,你这个命运就不可以改;如果你学了佛:“我要勤修戒定慧,我要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我要忏悔宿世的业障”,那你的命运就要改变了。就是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我们再往下看,看看祖师们为我们作的榜样。刚才提到了紫柏大师,我们再列举几位。比如龙树菩萨,我们都知道他被称为千部论主,之所以有这个称谓就是为了大破外道,大破邪说,菩萨造了很多的论典。所以龙树菩萨好辩,但这好辩,不是个人之争,不是意气之争,而是为了佛教正义、大乘正义。还有无著菩萨、马鸣菩萨、慧思大师、智者大师、玄奘大师,这些都是一些雄辩者。 在我国,最著名的雄辩者就是玄奘大师。大师到印度后,在曲女城大破三千论师,作《制恶见论》,无一人可改动一字,被大乘佛弟子尊称为“大乘天”,被小乘弟子尊称为“解脱天”。大师在国外大破外道,彰显了大唐的威风。我们知道玄奘大师出国时是偷渡出去的,如果出门几年,丢尽大唐的脸,那肯定就不敢回来了,回来的话皇帝肯定要严办他,更不会给他建立译经场。 所以说没有这些护法者就没有正法的流传,即使佛教传下来,那你现在听到的也全是相似邪说。而正是因为护法们的努力、祖师们的努力,我们现在还能接触到正法,听闻到正法,还有很多人会仰慕祖师们的德风,发心出家修道,这个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关于护教方面的公案,我再来讲一个,就是“令知大唐有僧尔”。这是一个什么公案呢?就是在《隆兴编年通论》上讲,想当年唐太宗下了一个诏令,说要把道士排在僧人的前面。当时有一位僧人叫智实,智实法师他就非常地不以为然,极力陈表,让皇帝收回诏令。但是皇帝已经是下了诏的,龙威难悔——也主要是唐太宗愚痴,迷信道家方术,又追封自己老祖宗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想来给自己家族贴金,所以这个事是极难挽回的。但智实法师还是极力陈表,最后触恼太宗,就被剥去僧衣,流放岭表了。 当时有人就嘲笑他,说“法师你真的是不自量力,你竟然敢跟皇帝叫板”,就像现在说的:“法师你真的是不自量力,你怎么能跟政府,跟这些大资本家叫板呢?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但智实法师说什么?——“我固然知道这个事是办不成的,我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让后人知道大唐有僧尔。”大家听一下,这话讲得,真是让人服气啊! 再就是契嵩禅师护教的案例。想当年儒家以文排佛,大儒之士写了很多的文章来辟佛,最著名的人物有中唐的韩愈,还有像白居易、韩琦、欧阳修等人一开始都不信佛的。宋仁宗明道年间的时候,文学界就兴起了古文运动,也都是学习韩愈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