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九祖传讲义(二)

刻天台九祖暨法智慈云二祖传、三千有门颂、传佛心印记序

     刻,即雕刻、出版。从序题可以看出本书原来是三部书籍的合订本,即第一、《天台九祖暨法智慈云二祖传》;第二、《三千有门颂》;第三、《传佛心印记》。我们的教材只复印了前面的第一本书,而无后面两本。现在依次对这三部书予以简单介绍:

第一、《天台九祖暨法智慈云二祖传》

暨,即同、和。也就是在《天台九祖传》的后面另外附加了第十七祖法智知礼大师和他的同学慈云遵式大师的传记,因此合起来实际上总共有十一位祖师的传记。因为题目较长,故简称为《天台九祖传》。

所谓天台九祖,是指龙树菩萨――北齐慧文大师——南岳慧思大师——天台智者大师——章安灌顶大师——法华智威尊者——天宫慧威尊者——左溪玄朗大师——荆溪湛然大师。对这九位祖师的名字应该预先了然于胸,其中:1、龙树和慧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师徒关系,而是因为慧文大师是读《中观论》而开悟的,所以遥尊龙树菩萨为初祖。而后面的几位祖师都有直接师承关系,乃至传到民国时的谛闲大师为台宗第四十三代;2、每位祖师前面有北齐、南岳等不同的称呼,这是“为尊者讳”的方式,表示对祖师的尊重,不敢直呼其名。其立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时间立称,如北齐慧文;有的以地名立称,如南岳慧思、天台智者等;有的以寺名立称,如法华智威、天宫慧威等,不一而足;3、从排序看,智者大师是第四祖,但他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故又有“天台宗主”之称;湛然大师时处中唐,当时禅宗、华严、唯识等宗派相对兴盛,而天台宗则相对较为隐晦。于是湛然大师通过毕生的努力,“抗折百家”,并对天台三大部等都予以注疏流通,使天台宗焕然中兴,故湛然大师又有“天台记主”、“中兴之祖”之号。具体情况等学到每位祖师传记时自然就会明白。

法智,即第十七祖法智知礼大师(960~1028),又称四明尊者。自荆溪大师中兴天台宗之后,天台佛教虽法脉不绝,但大师罕出,故又长期处于守成时期(这也正说明了“法须人弘”的道理)。到了知礼大师的年代,山外派的孤山智圆等人引外宗以饰其说,挤陷本宗。知礼大师奋起与之往复论战,经过近四十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终于“重清教海”,使一家教观悉归于正,故后人尊其为天台宗“重兴之祖”。  

慈云,即天竺慈云遵式大师(964~1032),因其一生厉行忏法且所撰忏仪甚多,故世称“慈云忏主”或“天竺忏主”。在他21岁时曾到四明跟宝云义通大师学习天台教观,前后共四年。当时一同受学的知礼大师与慈云十分相契,义同手足,号为宝云义通大师门下的“二神足”。后来主要是在台州、杭州等地弘化。天台宗的典籍能够入藏流通,就是得师之力(1024)。然而遵式大师只在宝云义通处呆了四年左右,与之相比,知礼大师则亲炙义通大师达十年之久,因此知礼大师在义学上的成就要大于遵式大师也是合乎情理的。

第二、《三千有门颂》

北宋陈瓘居士著。陈瓘(1042~1106),字莹中,南剑州(福建)沙县人。性情闲雅,与物无争。一开始喜好《华严经》,自称“华严居士”。后来遇到慈云遵式大师的法嗣明智法师,叩天台宗旨。明智法师示以上根止观不思议境,以性夺修,成无作行,深有契入,曾著《三千有门颂》。

原本法性清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本来天成,无所谓入与不入。但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迷失自家本有宝藏。为了能使众生入理,故佛开种种方便之门。智者大师将其总结为四门,即有门、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这也是《大经》所谓的“四门入清凉池”之意。由于一般众生多执于有,因此佛言祖语都是以讲“空”为主,使人破执入理。在“十法成乘”当中,第四个就是“破法遍”,智者大师说:“今且置三门,且依空无生门。”因此《净名经》中三十二位菩萨各说入不二门,这说明这些菩萨也都是从门入位,而以无生为首。在此陈瓘居士以有门标题,这是为了突显天台性具圆宗,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执”。如颂中云:“一二三四指一月,四点似别惟一空;门门一一为法界,摄一切法皆无余。”又云:“凡夫心具即佛具,取著不圆则不具;惟一具字显今宗,入此宗者甚稀有。”然而正如明智法师在给陈瓘的信中所云:“以有题之,恐钝者不领,诚如所虑。”因此必须善会其意,当知有是妙有,当体即空;空是真空,全体即假;空有不二,双照双亡,是为不思议之中。举一即三,而一而三。因此妙门以有名之,是即生死之有,为实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无别法可论,这才是止观有门之大旨。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卷六云:“读者苟知介尔有心,即是不思议有,即是妙假,即是圆教初门,即是法界,具足三千诸法无欠无余,岂非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非不思议境,圆具九法,成一大乘,不生退屈,不生上慢者邪?噫!苟不读此,安知三大五小之妙?苟不精熟三大五小,亦安知此颂此解之妙也哉?”关于本书,有明代幽溪传灯大师的《略解》一卷,需者往检。

第三,《传佛心印记》

全称是《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元代虎溪沙门怀则述。怀则,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代不详。从其行迹看,主要弘化于宋末元初,是云梦允泽的法嗣,为知礼大师下第八世孙。

在元代(1206~1368)宗教中,受统治者的影响,藏传佛教是居于显著地位的,但是汉传佛教在普通民众中仍发生着重大影响。从地域角度讲,南方的佛教仍以禅宗、天台为主。然而作为台宗祖庭的国清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是禅宗的道场(易讲为禅)。天台僧人性澄感慨天台山国清寺自南宋以来一直为禅宗所占,为了能够再振台宗,不远千里赴北京,向元朝政府具奏国清寺“建制颠末,旧制之由”,才在短时期内易禅为讲(1264~1294),恢复了国清寺天台道场的地位。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转载,普利群蒙。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明静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