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九祖传讲义(九)

要之空一切惑,破一切迷,修一切行,证一切智,提毗卢之正印,达诸佛之真源,不观乎天台诸祖之能事也可乎。

  上面已经说了,各宗祖师的应化事迹是多种多样的,其著作也非常多,学人如果没有择法眼,往往无所适从。东挑西拣,到最后一事无成,甚为可惜。因此,如果要想真正地做到断烦恼、证菩提,一生成办,舍天台而何为!因此慧思大师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中一开头就说:“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藕益大师在《法华会义》中也说:“当知依法华修行,的可立地成佛!”所以这一段话是抉择以后归宗天台,现在分别予以解释。

要之,这是警诫之辞,希望引起大家的特别注目。空一切惑:惑,即迷惑错误,是烦恼的别名。一般讲有三惑:第一见思惑,见惑是见道位上所断的惑,是属于知识的错误见解,即意根对于法境,由不合理的推度分别而起各种邪谬的见解。如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妄计为我的身见,及于身见上计我为断为常的边见,乃至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利使,又贪、嗔、痴、慢、疑等五钝使,都称为见惑。思惑是思维道(修道)位上所断的惑,是属于情意的颠倒执着。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境,贪爱染着,倒想邪求。如于一切顺适心情的境界所起的贪欲,及于一切违反心情的境界所起的嗔恚,乃至痴、慢等,都称为思惑,又叫作修惑。这个见思二惑都是对于三界内的事理迷惑不了,因而招致三界的生死,所以称为界内惑。又因障于空理,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同断除的,所以又称为通惑。而断除这两惑的方法,是用空观;第二尘沙惑,谓众生见思烦恼,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此惑为菩萨所断,故又称别惑,须以假观破之;第三无明惑,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称无明。即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属界外之惑,唯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也称别惑,须以中观破之。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三惑是依三谛而起,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但是三谛实际上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是天然之性德,举一即三。三谛既然圆融,那么依三谛而起、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只不过是把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可见一惑即是三惑,故又称为同体三惑。如《始终心要》云:“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所以明了三谛圆融,即能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这就是“空一切惑”的真义,而不能把他理解为别教,隔历断惑,否则差之远矣。

破一切迷:从通来说,迷与惑没有差别,所以二字往往连称;从别来说,惑是烦恼为因,迷是不了而执着为果。反之,自迷中觉醒,体达真实者,称为悟。正因为众生处处迷惑执着,所以法身轮转六道而不得出离。现在了知迷从惑起,全体即虚,故一破一切破。

修一切行:所谓以法界平等心修六度万行,无功用道,自然到娑婆若海,故下句云“证一切智”。所谓证,那也是“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的。当知无上菩提,归无所得,不从内出,不从外来,本来具足,个个不无。但因无始以来烦惑所覆,致使本有性德久处暗室,故须修行以证智。这里的“一切”和上面一样,也是赅括之辞,意为证得所有的智慧,即声闻的空智、菩萨的假智、佛的中智,一得一切得,一证一切证。

提毗卢之正印 :提,拿着、执持。毗卢正印,即一实相印。《法华玄义》云:“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所以此句是说:拿着一实相之印,印定一切法皆是佛法。当知一切诸法,于一心中,炳然显现。如印印泥,文无前后,故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这种话只有在《法华经》里有说,也只有天台宗才能真正阐述明白。因为净法是佛法,这好懂。而染法是佛法,就不是特别好懂了。如果不通达天台宗的性具法门,他宗以净心为体,既使有说染法是佛法,那也是鼠唧鸟空,有言无旨的。  

达诸佛之真源(教材书上“远”字错误,应为“达”):达,即通达。真源,亦即本源,指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盖众生之自性本来清净,无始以来,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现在既然通达生佛一如之真源,可谓能事毕矣。

最后一句“不观乎天台诸祖之能事也可乎”,这是反显。意为:如果你想达到前面六句话的功效,要想空惑破迷,乃至通达真源,你不去看天台宗历代祖师的能事,这样可以吗?反显是不可以的。能事,犹言拿手之事。要知道,空惑证果,彻证本源,那可是天台宗的拿手好戏!我把这一科定为“抉择归宗”的含义也正在此。(甲三竟)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转载,普利群蒙。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明静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