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九祖传讲义(三十三)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论中再举两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癸二、举例(分二)

子一、举一心三相

如一心有三相,生因缘住,住因缘灭。

在我们的刹那一念心当中,实际上包含有生、住、灭的三种相貌:1、生相,本无今有,能起诸法;2、住相,于法体上得暂时之安住;3、灭相,即暂有还无,入于过去之相。

这三者有时也作生、异、灭三相,或者作生、住异、灭三相,有时干脆作生、住、异、灭四相。现在把异相并入到住相里面,所以云“生因缘住,住因缘灭”,在含义上并无缺减。如《俱舍论》卷二说:“住者,异之别名也。住必有异,故异相谓之住异相,非住与异之二相。佛说生异灭之三相者,欲于三世迁流之相,使有情生厌畏也。”

在我们的一念刹那心中,具足生住灭的三相。虽然觅心了不可得,但不可得中又有三相的如幻差异,这也是空有的真实义。不可得谓之空,如幻差异谓之有,空有不二,当下如如,即是不可思议中道。在此,以一念心比喻三智顿得,以一心具三相比喻在修证中不妨三智无次而次,法喻甚合。

 

子二、举三业同时

又如心、心数法、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

心指心王、心法,唯识宗立心法有八种,即前六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就性质而言,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世无间断、恒常相续的性质(去后来先做主公),然而没有分别思虑的作用,即恒而非审;第七识总是执着于第八识的见分为我,审查一切事理而思虑量度,历经三世,无有间断,即恒审思量;第六识虽能审查思量,然有间断,是审而非恒;前五识则有间断,又不具分别审思之作用,是为非审非恒。地论家以阿陀那识(末那识)为妄识,阿赖耶识为真识;摄论家则以阿赖耶为妄识,别立第九无垢净识(庵摩罗识);唯识家则谓识仅限八种,且此诸识皆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净识。

心数是旧译,新译为心所,唯识宗立遍行、别境等共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心王是心的主作用,唯取对象之全体(即总相);心所是心的副作用,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而起的精神作用,心所则取对象之全体与部分(即别相)。可见两者是非即非离的关系。

不相应行,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故名不相应行。然而它也并非是离开心、心所和色法而独立存在的,是各取其一分而分位假立,有名无体。可见不相应行是非色非心,而色而心的。又因为心所是依心王而相应存在,色法是二所现影,所以不相应行总体上还是不离开心法。故《成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应,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身业,即身体所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偷盗、邪淫,即是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是身善业。

口业,又作语业,指依言语宣示内心之意乐,及由此而所起之业。

在这里将心、心数和不相应行统称为意业,在平时一般三业是分别而说的,意业是意业,身业是身业,乃至口业是口业,好象互不相关。但实际上三业是互摄一体的,也就是三业同时,即意业当中具足身业口业,身业中具足意业口业,口业中具足意业身业。比如意业,思维筹量是意业的本体,脑细胞的活动是身业,抉别邪正是非属于口业,口业并非是一定要用口说话才算的,可见意业当中具足三业。其它二业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以三业同时比喻三智一心中得,以三业各表各说比喻三智在证时虽无次第,但在教道上不妨次第而说,法喻相齐。

 

癸三、法合

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亦如是。

讲  前面有正明,有举例,这里是正式法合。这里以道智含摄道种智,其余文义与所引经文相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还可以用六即的道理来说明。《天台四教仪》云:“约修行位次,从浅至深,故名为六。约所显理体,位位不二,故名为即。”圆教的道理,从开始到究竟,它的理是平等的。但从事相上讲,从初发心悟圆理,直至究竟佛果,仍有四十二位差别。譬如冰和水的湿性是一样的,但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当中,其相貌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湿性譬理,表事相上虽有差别,而理体一味平等。冰融成水譬事,表理虽平等,而不妨相上有所差异。两者不可定执,否则必失偏颇。所以《八教大意》云:“理同故即,事异故六。”如果对于六即有深入的了解,那么次而无次、无次而次的道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戊二、读经论悟在因则一心三观(分二)

己一、正悟一心三观

师依此文以修心观,论中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且果既一心而得,因岂前后而获。

  心观,即天台圆教一心三观的观法,为不次第三观,即空、假、中三观融于一心,举一观而圆具三观。前面也已经讲过了,这是从果推到因。既然在果上三智是一心中得,那么在修因时也应该三观顿修,这样因果才能相应。

一心三观,又名圆融三观、不思议三观,即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若是别教,则先修空观,破见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证真谛之理;次修假观,破尘沙之惑,得道种智,而知假谛恒沙之法门;后修中观,破无明之惑,得一切种智,而证中道法身。因此别教是三观次第而用,三智次第而证。圆教则不是这样,三观融即于一心,不纵不横,犹如伊字三点。又如一刹那之法,有生住灭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举一观,即圆具三观。谓举一空观,则假中亦空,以三观悉能荡相之故;举一假观,则空中亦假,以三观皆有立法之故;举一中观,则空假亦中,以三观当处皆为绝对之故。是即三观只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观,任运具三。如是三一圆融,修性泯绝,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故得三惑破于一时,三智发于一心。

倓虚大师在《影尘回忆录》里介绍他以前在止观堂用功时,“无形之中,从性地里流露出来两句话,就是: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并且说:“天台宗用功是观第六意识现前一念心。最初观的时候,不要怕起妄想,也不要心里着急想去妄想。如果有妄想的话,可以去找妄想、观妄想,像抓贼一样,看看妄想究竟来从何处来,去到何处去。因为妄是由真而起,没有妄就没有真,没有真也就没妄。要求真,必须从妄中去求。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最初虽是一念妄心,观来观去,就成一念真心了。不然哪里还另外有个真心。要知真心不离妄心,妄心不离真心,真妄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我们初用功的人不妨依此去观照观照,久久之后,必得利益。

此一心三观正是天台宗的无上安心法门,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可见《方便品》中所说的佛知见、出世本怀等,也就是在于向众生显示三谛三观而已。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转载,普利群蒙。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明静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