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九祖传讲义(五十五)

 (注:《法华经》:“纳衣在空闲。”律文谓之五纳衣,谓纳受五种旧弊以为衣也。俗作衲字,失义。)

  这段小注是志磐法师说明“纳”和“衲”的区别。根据志磐法师的意见,认为应该写作“纳”,所以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出自《法华经·劝持品》中,内有偈云:“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另一个例子是律中允许比丘受持五纳衣,亦即纳受五种破旧弊垢的布块以为衣服。《释氏要览》云:“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在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中,都是写作“纳”,因此志磐法师最后认为一般人把“纳”字写作“衲”,那是不对的,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在这里志磐法师虽然是这样说,但我们在平时,这两个字还是通用的。因为“纳”是指纳受旧弊之衣,而“衲”则是指缝补旧衣片,两者并无太大的本质区别。比如在《小止观》中,智者大师引用《大智度论》的偈子云:“衲衣在空闲,动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在这里,衲衣就写作“衲”字。又如《弘赞法华传·释慧思》云:“故其徒属服章,率加以布,寒即艾衲,用犯风霜。”这里也是写作“衲”字,可见两字并无严格区别。


所居之处,灵瑞重沓。供物严备,瓶水自满。有诸天童,以为侍卫,或现形大小,或寂尔藏身。异香奇迹,不可胜纪。

  在慧思大师居住的地方,灵异的瑞相一个接着一个,非常地多。供桌上的物品庄严完备,瓶子里的水也会自动地换新装满。 

天童,护法诸天现童子形而给侍于人。侍卫,给侍护卫。如《法华经·安乐行品》云:“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或现形大小,或寂尔藏身,这些天童有的时候现出很大的身形,有的时候又现小人的形状,当有人进来的时候,又变得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完全把自己隐藏起来。

异香奇迹,不可胜纪,在慧思大师的房间里,总是充满了奇异的香气,经久不散。而且象这样各种神奇的事迹还有很多,记都记不完。胜,尽。纪,记载、纪录。

 

常示众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示众,向大众开示。道源,道的根源,亦即真如自性。性海,自性深广如大海。这个真如自性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方寸之间,所谓“道不下带”:真实的道并不在衣带以下。故僧肇大师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这是告诉我们就在那一念妄想心中起观照觉察,不必另外向别处驰求。凡夫之所以轮回六道的最大根源就是向外驰求,反而迷失了自家宝藏,这是最为可惜的。有人问唐朝牧庵法忠禅师:“如何是佛?”师曰:“莫向外边觅。”又问:“如何是心?”师曰:“莫向外边寻。”又问:“如何是道?”师曰:“莫向外边讨。”又问:“如何是禅?”师曰:“莫向外边传。”最后问:“毕竟如何?”师曰:“静处萨婆诃。”所以只要一念契真,即名为佛,何必要向外寻求呢?

觅即不得,得亦非真,这是说在一念刹那阴心当中本自具足一切法,非从外来。如果心识念念向外攀缘,那是离自性越来越远,不可能真正把握寂灭之理,故云“觅即不得”。既然离开一心无别自性可言,那你向外驰求还能得个什么?故曰“得亦非真”。

禅宗祖师往往会说一些违背常理的话,比如空手把锄头,桥流水不流;你念佛,我往生;什么是西来意?后山树上有三斤油。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破除你的执着,你问这话就是颠倒人。如果树上无油,又哪有西来意可得?你看禅宗所谓的公案,其源头原来就在这里,而慧思大师讲得比他们更明白易懂,“觅即不得,得亦非真”,直指心源,毫无葛藤,难怪后来禅宗的人也总是引用慧思大师的话语。思大师的很多话,绝对要比禅宗高明,我们再看下面几首偈子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又偈曰:“顿悟心源开宝藏,隐显灵通见真相;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

纵令逼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

可笑物兮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

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名言下当。”

  顿悟心源开宝藏,隐显灵通见真相:心源,指心性,亦即如来藏、真如、佛性,心为一切万法的根源,故称心源。《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所以当你一念顿时契悟一心的本源的时候,则“万德斯具”,就象打开了宝藏一样,里面的珍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后来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中云:“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就是语本于此,两者意义一样。

打开宝藏,认识自家真性以后,那么不管它是隐伏在那里的,还是随缘显现的,它都是灵明虚通,圆融无碍的,随时随地都能见到佛法的真实之相,再也不会忘失。

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前一句是明其照而常寂,法性湛然,生而无生。万法在那儿生灭,它不生灭。人来人往,有高低美丑,它独行独坐,不起分别。当知生自缘生,而法性不与缘俱生;灭自缘灭,而法性不与缘俱灭。所以在行住坐卧当中,它是恒常巍巍不动的,那就是你的主人翁。每个人都有主人翁,可惜没有看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但就是睹面不见人。

后一句是明其寂而常照,无生而生,业果宛然。就圣人而言,因其彻证法性,故能称性化身千百亿,随缘起应,度脱众生。在凡夫则法身轮转于六道,驴胎马腹,天上地狱,到处随业受生,也是千百亿化身。当知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只因迷悟有差,遂致现量不一。实际上不仅生无自性,连无生亦无自性,“无性之性,乃名佛性”。悟之则头头是道,迷之则处处成障。这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道理,全在学人当体荐取而已。

纵令逼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逼塞,亦是充满之意,如《续传灯录》卷五云:“逼塞虚空,普天匝地。”《潭州道吾真禅师语要》中亦云:“逼塞虚空内,开张日月前。”这些都是说明真如性海,广大无边,如果让它充满整个虚空的话,你要去看它的时候,连一些些的微尘之相都看不到!所谓“放去虚空容不下,收来不见一毫端”。如果以相执取,则咫尺天涯。所以《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可见真如自性是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不可定执。

可笑物兮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当知用虚空来比喻真如自性,那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权巧方便而已,如《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虚空和我们的觉性相比,就象大海中的一滴小水珠和整个大海相比一样。因此,拿世间的物体来和我们的心性相比,那是非常可笑的,世间的物体没有一个能够和真心真性相比的。真性虽然没办法比况,但它不是没有,而是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因此彻证本性之人,随意吐语放辞,就象心中自有明珠一样,光明熠熠,照天照地,没有遮盖的地方。

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名言下当:见说,听说。在平常我们总是听人说:这个心性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的,妙不可言,如《诫初心学人文》云:“不要思量卜度。”当知此真如自性微妙无比,若言其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非长短方圆,非青黄赤白。若言其无,则又灵灵不昧,作用自在。虽然如此,但如果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说“道源不远,性海非遥”,那么在这个时候,就看你能不能信得及,能不能言下承当了。如圆悟佛果禅师云:“直下便承当,不隔一条线。”《全宋诗》景元禅师有偈云:“我有明珠一颗,切忌当头错过。”意思相仿。

在这里之所以总是引用禅宗祖师的语录来作证明,一者取其语意相近,二者也让大家知道很多的禅宗语录其源头就在慧思大师处,就在天台。所以天台是母体,从天台能够出禅宗,而禅宗出不了天台。故南山律师赞曰:“自江东佛法,弘重义门,至于禅法,盖蔑如也。而南岳尊者慨思南服,定慧双开,昼谈义理,夜便思择。故所发言,无非致远,因定发慧,此旨不虚。南北禅宗,罕不承绪!”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转载,普利群蒙。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明静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