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九祖传讲义(八十一)

(注:《法句喻经》,槃特暗塞,佛授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豁然心开,得阿罗汉。)

  《法句喻经》,全称《法句譬喻经》,略称《法句经》,收于T4。槃特,即周利槃陀伽,意译小路,他的母亲是王舍城长者之女,因为和男奴私通而流寓他乡,后来在路边产下二子,均以槃特(即路生)命名,兄名摩诃槃特,弟即周利槃特。兄弟二人先后出家,为佛陀弟子。由于其禀性愚笨,凡是学习过的教法,诵过即忘,因此又被谑称为“愚路”。后来佛陀怜悯他,亲自教授他这首偈子。

在《法句譬喻经》中,偈子原文作:“守口摄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 槃特感念佛的恩德,努力精进,终于诵熟,遂渐除业障,某日忽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

也有说佛陀教示槃特的只是“扫尘除垢”一语,后来他在扫地的时候,自悟到不仅要扫除地上的灰尘污垢,还应扫除心垢,由此而证道。证悟之后,具大神通,有一次五百比丘尼来请教诫,正好轮到槃特前往。那些比丘尼知道槃特最为顽钝,所学只有一首偈子而已,心里很看不起他。于是诸年少比丘尼想在槃特讲法之前,预先诵出那首偈子,以羞辱他。却口不能开,这才惊怖悔过。槃特于是依于佛说,次第敷演,诸尼皆得阿罗汉果。

又有一次,波斯匿王请佛及诸比丘去应供,槃特为佛持钵。其他人都进去了,唯有槃特,守门人故意刁难他,不让他进。于是槃特从门外伸手送钵递给佛陀。波斯匿王大惊,问佛这是谁的手?佛回答说这是槃特的手。王问:“但诵一偈,云何乃尔?”于是佛说偈云:

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恶。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卷五“复达戒”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勤心作福,不可但贪清闲。少年清闲,是不祥事,非折寿则损福。于清闲二字作毒药想,方有少分出生死路。背经虽好,非出家正务。周利不诵半偈,深证二种解脱;提婆在家通十二韦陀,出家通八万法藏,无救阿鼻地狱,三大劫苦。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成生死,不可不深思也。”

自此,智者大师已经从正反两面把道理都讲清楚了,所以陈少主听了后很高兴,“即停搜简”。

 

师以灵曜偏隘,欲更求闲静。忽梦一人,翌从严整,自称冠达,请住三桥。师曰:“冠达乃梁武法名,三桥即光宅所在。”少主闻之,即迎师居之。

  智者大师到了金陵以后,暂时住在灵曜寺。但灵曜寺比较狭窄,智者大师想另找一处大一点的安闲宁静的寺院。偏隘ài,《别传》作“褊biǎn隘”,都是“狭窄、狭小”之意。

正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晚上就梦见一个人,旁边随从护卫的人威严整齐,而那人自称名叫“冠达”,请智者大师移住三桥一带。翌从,《别传》、《南山传》均作“翼从”,即辅翼护卫的随从。如《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一云:“生身佛常有五百执金刚神,翌从侍卫。”冠达,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梁武帝”条云:“(梁武帝)相传曾诏见菩提达磨询问禅要,又亲受菩萨戒,法名冠达。”因此智者大师就说:“冠达是梁武帝受菩萨戒时的法名,三桥是光宅寺所在的位置。”陈少主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就迎请智者大师移居光宅寺。

光宅寺,又称慧光寺,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一说三年),由武帝捐舍旧宅所建,时以观音之像放光七日,故称光宅寺。梁朝时,梁三大法师之一的法云为寺主,法云在此寺讲演《法华经》,“忽感天华,状如飞雪”,致使寺名广闻于世。时隔八十多年后,梁武帝于梦中劝请智者大师前往居住,名蓝高僧,相得益彰。因此,以后的隋文帝下诏给智者大师时,就曾称其为“光宅禅师”。

顺便一提的是,在《天台教学辞典》、《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佛光大辞典》的“光宅寺”条,都说智者大师“于陈至德元年(583),亦居于此讲说《仁王经》、《法华经》”,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应为陈至德三年(585)才对。

 

复下诏曰:“国家旧讲《仁王》,一年两集。仰屈于太极殿,再演此经。

  前面四月份的时候智者大师已经在太极殿讲过《仁王般若经》,现在是陈少主第二次请讲。仰屈,仰:古代公文用语,往往和“请、祈、恳”等字连用,表示恭敬。屈:屈身。《仁王经》,现存两种译本:一题《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一题《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不空译,是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古来以之为护国三部经之一,修仁王会时,即用此经。经中云,当国家混乱,遭遇灾难之际,如果持诵此经,则可令五谷丰收,民康物阜,所以历代公私屡有行之。智者大师著有《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

 

是月,帝幸光宅寺,舍身大施。听讲《仁王》,躬礼三拜。

  幸,指皇帝莅临某地,即巡幸。舍身大施,梁武帝一生曾四次舍身同泰寺,亲自为僧众服役,群臣以钱赎回帝王之身。现在陈少主效仿之,故云舍身大施。

躬礼三拜,在大众中亲自顶礼三拜。章安大师在《法华玄义·私记缘起》中列举了智者大师十种功德:1、自解佛乘,2、发陀罗尼,3、双弘定慧,4、散众归隐,5、两朝国师,6、太极讲法,7、主上三礼,8、道俗钦仰,9、圆悟法华,10、昼夜流泻。在每一德前面皆云“纵”,谓与而言之,纵有第一,终无第二,乃至第十,所以章安大师最后总结云:“唯我智者,具诸功德”,由此可以想见智者大师的景行懿德了。

 

皇后沈氏,请立法名,师答以“海慧”。

  在这一次法会中,诸宫嫔妃等都禀受了菩萨戒法,沈皇后写书请智者大师起菩萨戒法名,智者大师号其为“海慧菩萨”,事见《国清百录·少主后沈手令书第十三》。

 

【陈至德四年(586),49岁】

四年正月,皇太子请授菩萨戒,自太子已下,咸奉戒法。

  在这里必须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据《陈书》卷二十八和《南史》卷六十五云:陈渊(575~?),字承源,他是陈后主的第四个儿子,至德元年(583)封始安王,不久为军师将军、扬州刺史。一直到祯明二年(588),陈后主才立其为皇太子。因此陈渊请受菩萨戒是在陈祯明二年(588),而不是陈至德四年(586),故昙照法师《别传注》云:“祯明二年受戒,三年国破。”这样才是对的。因此可将“四年正月”改为“祯明二年正月”。

皇太子的上书见《国清百录·少主皇太子请戒疏第十四》,内有云:“今月十五日,于崇正殿设千僧法会,奉请为菩萨戒师……弟子渊和南。正月十三日。”智者大师应允了皇太子的请求,于五八八年正月十五日为其受戒。在受戒时,《别传》中云:“于时传香在手而脸下垂泪,既字为善萌,反言成晚。后大隋吞陈,方悟前旨。”可见智者大师对于陈朝的灭亡是早有预见的(“隋萌”、“陈完”),而脸上落泪更多的是对自己年仅十四岁的弟子的一种爱怜和担心。谁说出家人是没有感情的?谁说祖师不是有血有肉的?每当我看到这一段时,总是禁不住地热泪盈眶。

 

(注:《南史》名深,《百录》请戒文名渊,恐因受戒,遂改此名。)

  《别传注》云:“《南史·帝纪》后主太子名深,今云渊者。误也。”在这里志磐大师和昙照法师两者皆误。当知陈后主太子的本名就是叫陈渊,但《南史》是由唐朝的李延寿所撰,而唐高祖名叫李渊,为了避讳,故改“渊”为“深”。陈垣《史讳举例·唐讳例》云:“(唐高祖名渊),渊改为泉,或为深。”因此《南齐书》三十中的“薛渊”,在《南史》中就变为了“薛深”。《北史·张奫yūn传》:“本名犯庙讳。”盖其本名为大渊,为了避讳,只好连为一字。这种避讳在史书中比比皆是,稍不留意就会出错。

《国清百录》是在隋朝成书,没必要预先避唐讳,因此在这里写作“陈渊”是正确的,就是其本名,并非“误也”,也不是受戒后改名。而《南史》名“陈深”那是避讳所致,反倒应该予以纠正,切不可以此为难。所以在《全隋文》卷十五中就写作“陈渊”,如云:“渊字承源,陈后主第四子……祯明二年,立为皇太子。”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转载,普利群蒙。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明静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