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薩羅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昔有大國名曰薩羅,土地廣博嚴淨之處,中多人民富樂熾(chì)盛,工黠(xiá)妍(yán)雅,好盛文飾,多出珍寶五色玄黃。城郭樓閣街巷門室,金銀錯塗方圓淨好,遶城浴池中生蓮華,鳧(fú)鴈(yàn)、鴛鴦、鳩夷、羅鳥、孔雀、鸚鵡、鴹(yáng)隨、鸕(lú)鷀(cí),飜(fān)飛(fēi)相逐,皆在池中,晝夜栖止相和悲鳴。男女遊戲作倡妓樂,無有厭(yàn)極樂不可言,自猗(yǐ)憍慢不解佛法,各自快心天下無雙。

佛在舍衛祇樹之園,佛見此國興(xīnɡ)樂乃爾,不惟無常生死之苦,貪濁色欲無有懈已。佛念彼國生死遂滋,不行權慧誰能度之?即作方便開化其心:「諸有色相以空應之,一切喜樂以苦應之,權行隨意令離想識。」

佛便現神如意三昧,放大光明靡所不照,感動八方及人非人、諸天龍神追侍在後;帝釋、梵天手執珍奇七寶之蓋獻(xiàn)御奉佛,彌勒、文殊、目連、羅雲、阿難、離越、舍利弗諸弟子菩薩,無數千人皆悉隨從,俱適彼國,百鳥畜獸相和悲鳴,倡伎眾樂不鼓自鳴,枯木諸樹皆自更生,溝(ɡōu)渠江海,龜(guī)鼈(biē)魭(yuán)䰿(tuó),水性之屬莫不忻(xīn)懌(yì),三千國土皆大震動,地生蓮華大如車輪,珍寶琉璃轉相雜成,其色甚妙光耀人目。

佛放光明普有所照,諸在窈(yǎo)冥(mínɡ)勤苦之處,皆悉開闢(pì),無所罣(ɡuà)礙(ài)。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中宮太子、列女、美人、國民大小莫不悚(sǒng)然:「今日何故,乃有是現?自在宮內五樂自娛,妓女[7]自拊(fǔ)快樂無過,今所見者,世所希有。」

時,持地神踊從地出,現王殿前歎佛功德:「世尊現變光踰日月,諸天欽(qīn)仰釋梵所尊,世垢已除脫人生死,其見佛者罪釁(xìn)消除,其供佛者福倍無量,殖種德本,後生天上,發一慧意所得無限,可往見佛咨受法言。」

王後轉開意內歡然:「如來降神在吾國界,眾生蒙度。」非但己身,一切群從并餘眾輩,皆悉出城欣喜踊躍。

佛之威神,令是國界廓然大明洞達無邊,王及人民悉往見佛,快哉福根善心生焉!覩(dǔ)佛尊顏金光暉曜,奮威振躍吉祥莊飾,相明清澈志寂淡定。王及人民皆前禮佛,頭面稽首,遶尊三匝却在前住,具自陳說:「久沈(chén)貪濁迷惑聲色,不見如來供事問法。」

佛言:「大善!王及臣民、中宮太子皆平安乎?」

王言:「蒙得佛恩,皆悉如宜。」

佛言:「王貪濁色欲,恣心無厭(yàn),賦斂(liǎn)財寶,餚膳兼味,園觀浴池,遊戲無極,不念無常,何益萬分?人為欲縛,不惟後世,即致泥犁畜生之屬,但坐無厭,燒炙(zhì)形殘,飢不及飡(cān),渴無水漿,屏(bīnɡ)營(yínɡ)愁毒,迭互相然,皆坐無慮逆心犯惡。在世雖富深宮尊位,是悉無常如夢已寤,想命獨生無一隨者。」

王前長跪啟白:「世尊!以何方便,得離此罪?佛為法王一切所歸(ɡuī),佛為正尊眾生宗仰,願見拯舉得免此苦。」

佛言:「善哉!王立信本,施行四事,可得離罪:一曰、所有施與無所愛惜;二曰、少欲瞋恚割損貪食;三曰、聞佛經戒信受不犯;四曰、敬慎法師厚善知識;是為四事可得清淨。」

王心生念欲施大檀,便前禮尊叉手白佛:「願屈光儀(yí)到宮小飯。」佛即默然,已受其請。

王歸宮內勅臣官屬:「佛者難值如優曇鉢華,今已得之當好供養,出諸華香幢幡伎樂,莊嚴宮室掃灑(sǎ)令淨,城中街里皆施幡蓋。」

中宮夫人及國人民,悉受王教整頓床座,即勅太官作百味之食,調和香甘便行迎佛:「供具已辦,願可勞神。」

佛即用時,於坐而得,便放威神感動眾會,四部弟子百千天人,及諸龍神、犍沓(tà)和等眷屬圍遶群從隨佛,四天前導釋梵擁蓋,菩薩大士侍佛入城。

佛蹈門閫(kǔn)境界震動,盲聾(lónɡ)瘖(yīn)瘂(yǎ),被(bèi)毒病瘦,皆悉完具平復如故,箜篌樂器不鼓自鳴。佛放光明悉照宮室,城郭舍宅悉作琉璃,內外洞達莫不見佛。

佛前上殿就師子座,王及太子、國臣人民,即下飯具手自斟酌,飯食已訖便行澡水,一切人民眾坐已定。王取小机前坐聽經,佛轉法輪說不退轉,王即歡喜以衣奉佛,其價千萬世所希有,所散之衣懸(xuán)在虛空,便於佛上化成華蓋,交露七寶悉皆垂珠,從是垂珠出其光明,遍照十方無數佛土。王及臣民、後宮太子、夫人、美女合萬餘人,見是變化莫不踊躍,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八百天神得不起法忍,五千菩薩立不退轉,無數千人皆興德本,壽終已後皆生天上。

佛語阿難:「是王供事五百餘佛,惠施財寶,等行慈哀,尊法不倦,是當來劫當得作佛,號名慧光如來、至真、平等正覺;是國人民及諸夫人,當承其福悉當得佛。」

王聞授決踊在空中,現身離地百四十丈,從上來下歎佛功德:「佛者,甚尊為眾作本,其德若天無所不覆。」

國人八千聞授王決,善發淨心願為菩薩。

佛說經訖,一切眾會及人非人,莫不歡喜。世尊權(quán)道,所化如是。


[7]妓女:古代称歌女,表演歌舞的女子。妓,女乐也。——《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