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九祖传讲义(四十九)

因诡奏曰:“北僧受齐募而为之。”

  诡,欺诈、欺骗。诡奏就是虚假的报告。欧阳正则禀告说:“这个北方来的僧人是受了北齐的招募和指使来做这些事情的(指上面说述的三件事情)。”

 

宣帝遣使考验。初渡石桥,有两虎号吼,使者惊退。

  当时陈朝的皇帝是陈宣帝陈顼,他接到报告以后就派遣使者前去考察验证。使者到了衡山,刚想渡过石桥的时候,看见两只老虎挡道,连连号叫,使者为之惊惧,于是又退回山下。

只要是大修行人,不仅诸佛菩萨、护法善神会加以护持,甚至连山精鬼魅、虎虫飞禽等也会予以保护。那些使者一开始是带着兴师问罪的意思而来的,因此老虎等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言外之意是说:连我们都护持他,你们怎么能生轻视之心而来兴师问罪呢!

次日复进。

 那些使者是负有皇帝的命令的,必须完成任务,故云“次日复进”。那么在第一天受阻后,第二天为什么又能上山了呢?据《神僧传 》卷四记载,第二天上山时仍有老虎挡道,但那些使者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知道事情可能并不简单,道士所言可能有假,于是对虎发誓说:“我见思禅师,当如佛想,若起恶心,任汝所伤。”从此可见那些使者也挺有善根的,老虎听了后这才退开。

 

师曰:“檀越前行,贫道当续至。”

  使者见到慧思大师后,说明来意,慧思大师就说:“请施主先行一步,我会接着赶到。”贫道,出家人勤修八正道而求解脱,现在自称道德贫乏,因此这是僧侣的自谦之词。道宣律祖《业疏》卷三云:“皆谦虚自收,不伐德也。”但实际情况却应该如《永嘉证道歌》所云:“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这才是贫道的真义。

 

越七日,度使者尚未至,始飞锡而往金陵,四门皆见师入。使者既至,遂同进谒。

  度,音“夺”,揣测、考虑。从南岳所在地衡阳郡到当时的首都金陵,其直线距离超过700公里,因此过了七天以后,猜测使者还没有到,这才开始拿着锡杖现神通前往金陵,亦即现在的江苏南京,四个城门的守城人都看见慧思大师从自己的城门经过。使者不久之后也随即赶到了,时间刚刚好,于是一同前行进见皇帝。

 

帝坐便殿,见师乘空而下,梵相异常,惊悟其神,一无所问。以道士诬告罔上,令案治之,罪当弃市。

  这时陈宣帝正坐在便殿之中。便殿,皇帝休息闲游的地方,又称别殿,有别于正殿。他看到慧思大师从空中冉冉下来,清净幢相不同寻常,这才惊觉领悟到慧思大师是一个奇异莫测之人。陈宣帝的惊悟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当慧思大师从四门乘空而过时,“关吏齐奏”(见《神僧传》);2、派往南岳的使者肯定也会回复来去经过;3、当时智者大师正在金陵弘法,深受陈宣帝的尊崇,因此陈宣帝应该知道慧思大师是智者大师的师父;4、亲眼目睹了慧思大师的神通示现。因此陈宣帝马上就明白过来,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人怎么可能去做世俗违法之事呢?于是对慧思大师一句话都没有询问,就认定道士是捏造事实怨枉好人,以此来欺骗皇上。于是命令审案惩处。在古代,欺君之罪是非常大的,因此审案的结果就是“罪当弃市”。弃市,就是在闹市处死,并把尸体暴露街头。这种执行死刑的方式始于秦代,《史记·秦始皇本纪》云:“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师请曰:“害人之命,非贫道意。乞放还山,给侍僧众,亦足小惩。”帝可之。

  给侍,供给侍奉(给,音“己”)。慧思大师慈悲为怀,向陈宣帝请求说:“伤害别人的性命,这并非我的本意。祈请皇上能够释放他们,让他们仍旧归还山中,供给服侍僧众,这样也足以显示对他们的惩罚了。”慧思大师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1、当时皇帝肯定很生气,不能让道士一点事都没有,故予小惩,这是从世间法的考虑而出发的;2、让其为僧众服务,于三宝地种种善根。慧思大师当然知道这些道士以后还是会闹事的,甚至他们在后世前来挖掘、破坏慧思大师的遗体,但从佛法慈悲为怀的角度出发,慧思大师还是原谅并收容了他们。陈宣帝听了这个请求后,马上就同意了。

 

敕有司冶铁为十四券,识道士十四名,周回其上,封以敕印,令随师还山。

  敕,自上命下之词,特指皇帝的诏书。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职官为有司,简单讲就是有关单位。诸葛亮《出师表》云:“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识,音“志”,标志、记号。周回其上,即把十四个道士的名字刻在铁券的周围,并且加封盖上皇帝的大印,以示郑重。然后让那些道士随慧思大师一同回山。

 

将行,饯以殊礼,称为大禅师,思大之名盖得于此。

  饯,设斋饭送行。慧思大师将要回南岳的时候,陈宣帝用殊胜的礼遇来为他送行,并且尊称敕封慧思大师为“大禅师”。从此之后人们都称慧思大师为思大禅师,或云思大和尚、思大,其得名的原因就在于此。

禅师,通达禅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时代,阿罗汉为通晓一切禅法者;及至部派佛教时代以后,比丘之间产生律师、论师、法师、禅师等专门人才。其中,专意坐禅、通晓禅定者,称为禅师。在中国,早期的时候,禅师之名非常尊崇,并非人人都可称之的,故独孤及曾云:“间生禅师,俾以教尊。”在古代,禅师的称号一般有二种来历:一是天子的褒赏,二是呼前辈高人为禅师。历史上第一个在身前被天子褒称为大禅师的就是慧思大师,之后一直要到宋代的宗杲,才在身前受赐为“大慧禅师”。而在圆寂之后由朝廷赐予禅师称号的,则以禅宗北宗之祖神秀获谥“大通禅师”为最早,然后才是南宗之祖慧能大师在圆寂百余年后获谥“大鉴禅师”。

不过到了后来,禅师之名几乎成了出家人的通称,和“法师”的称呼相仿。

 

初敕寓栖玄寺,尝往瓦官精舍,遇雨不湿,履泥不污。

  这是回过头来讲述一下慧思大师尚在金陵时的几个插曲。从陈宣帝便殿出来以后,皇帝让慧思大师暂住在栖玄寺。在这期间,慧思大师曾经前往瓦官精舍,碰到下雨的时候,衣服不会被淋湿,脚踩在烂泥地上也不会脏。

瓦官精舍,精舍是寺院的异名,亦即精进的修行人所居之所,而不是精妙之谓。所以《艺文类》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居也。”因此瓦官精舍就是瓦官寺,位于金陵凤凰台,东晋·兴宁二年(364),因慧力的奏请,施陶官旧地用来建寺,又因掘地得古瓦棺,故又作瓦棺寺,历代屡有兴废。智者大师是在567的时候来到金陵弘法的,深获朝野崇敬。据《智者大师别传》云:“停瓦官八载,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可见智者大师一到金陵就是住在瓦官寺,当时僧俗负笈来学者不可胜数,法运非常隆盛。我想,现在慧思大师来到了金陵,智者大师肯定会去拜见自己的师父。而这次慧思大师前往瓦官精舍,可能也是去看望自己的徒弟的,这应该是在常理之中。

 

僧正慧皓遇诸涂,叹曰:“此神异人,何以至此。”自是举朝道俗,倾心归仰。

  僧正,为统管全国僧尼事务的最高僧官,又称僧主。如果只管某一寺院事务的为法主或寺主,由皇帝敕授。

慧皓,在士衡法师的《天台九祖传》和道宣律祖的《续传》中都是写作慧暠,而教材上写作“慧皓”,两者都对,因为“暠”是“皓”的异字体,在《续传》卷十五有慧皓大师的传记。慧皓(547~633),安陆人(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五十余里处),从小就出家了,在出家的七十多年时间里,日中一食,戒律冰霜。对于《大品般若经》非常有研究,在隋唐交替之际,主要是在成都弘法,法缘非常殊胜。由于来学的人太多,慧皓大师就树立种种规矩,对于非法之事依律惩治。因此引起了一些小人的嫉恨,就向朝廷报告说:“他聚集了这么多的僧俗四众,都是显异惑众召集来的,肯定另有图谋。”于是唐高祖李渊下诏调查,查明是别人的诬告,就把诬告的人治罪,而慧皓大师的声誉也更高了。他的这个遭遇和慧思大师的遭遇倒很相像,但发生的时间要晚得多。唐贞观七年(633年)圆寂于家乡的方等寺,寿八十有七。慧思大师到金陵的时候,慧皓才23岁,然而却已经是僧正了,非常地了不起。

遇诸途,就是在路上碰到了。于是感叹地说:“这是奇异莫测之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啊?!”神以不测为义,言外之意是说:我们真有福德啊,能够见到这样的高僧大德。从此以后全朝廷的人,不管是在家的还是出家的,都全心全意地诚心归依仰慕。归仰,表示归命敬仰之意。《法苑义林章》卷四云:“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转载,普利群蒙。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明静讲堂